與其步(bu)履匆匆,被功(gong)利(li)主(zhu)義主(zhu)宰你(ni)的(de)思想,活得越來越疲憊,不(bu)如學(xue)會做(zuo)一個“無用(yong)”的(de)人,努力活出(chu)高(gao)級(ji)的(de)人生。
01
曾(ceng)經聽過這樣一(yi)個故(gu)事。
秘(mi)魯有一個(ge)小(xiao)城市,那(nei)里的警察性(xing)情特別暴烈,市民對此很有意見。
為(wei)了(le)改(gai)變這種情況,市長(chang)想了(le)一個(ge)辦法(fa)。他(ta)擯棄常(chang)規(gui)的給予(yu)處罰(fa)的方式(shi),而(er)是用了(le)一個(ge)軟弱而(er)無用的辦法(fa):給警察(cha)們放了(le)三天假(jia)(jia),同時給予(yu)每人三部文學作品,希望他(ta)們在假(jia)(jia)期里讀完。
警察們讀了這(zhe)些書以后,性(xing)情竟(jing)有了改變,對(dui)市民(min)的粗暴態度亦有所緩解。
他(ta)們讀的(de)(de)(de)是(shi)什么作品,我們不得而知,也許在不經意的(de)(de)(de)閱讀中,某(mou)段文字或某(mou)個故事觸及了他(ta)們內心最(zui)柔(rou)軟的(de)(de)(de)地方,讓(rang)他(ta)們意識到,生(sheng)活(huo)除了粗暴(bao)之(zhi)外,更應(ying)該是(shi)溫暖(nuan)而向上的(de)(de)(de)。
這或許(xu)便是(shi)閱(yue)讀的無(wu)用之用吧,表面看似(si)“無(wu)用”,其內里的文化含量(liang),往往能穿透(tou)人(ren)們(men)自己建立起來的重重盔甲,直指人(ren)心。
文學的力量,正如莫言在諾貝爾晚宴致辭中說的那樣:“文學和科學相比較,的確是沒有什么用處,但是文學的最大的用處,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。”
02
蔡(cai)康永說臺灣的爸(ba)媽是(shi)(shi)很(hen)奇怪的,總是(shi)(shi)喜(xi)歡(huan)問“這有什么用?”
“我想學舞臺(tai)劇(ju)。”“這有(you)什么用?”
“我(wo)正在讀《追(zhui)憶似水(shui)年華》。”“這有什(shen)么(me)用?”
“我(wo)會(hui)彈巴哈了。”“這(zhe)有什么用?”
“我會辨認楝樹了。”“這有什么用?”
但慶幸的是,他的爸媽從(cong)來不問他“有什么(me)用?”
“漂不(bu)漂亮?”“喜不(bu)喜歡?”“好不(bu)好吃?”這些才是整天(tian)會被問(wen)到的(de)問(wen)題。
但在他看來,人生不是拿來用的。而是拿來享受的。
愛(ai)情、光榮、正義、尊嚴、文明,這(zhe)些一(yi)再在灰黯(an)時刻(ke)拯救(jiu)他(ta)、安慰他(ta)的力量,對很多人來講(jiang)“沒有(you)用”,對他(ta)來說,卻(que)是人生(sheng)的珍寶,禁得起(qi)反(fan)復追(zhui)求。
03
王爾德說:“人制造一(yi)件有用之物是可以原諒的,只(zhi)要他不(bu)愛上它。人創造一(yi)件無用之物的唯一(yi)借口(kou)是:他熱愛著它。”
一切藝(yi)術都是相(xiang)當無用的。
從(cong)前有(you)一個(ge)名(ming)畫家,畫一幅(fu)立(li)軸,定價洋六(liu)十元,畫中只有(you)疏(shu)朗朗三粒豆(dou)。有(you)一個(ge)商人看(kan)見了,驚道:“一粒豆(dou)值(zhi)洋二十元?!”
值(zhi)得嗎?
對于真正熱愛藝術的人來說,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它比漂亮的新衣服、美味可口的食物更能給身體帶來愉悅的體驗。
在眾多繁雜(za)與瑣碎(sui)之外(wai),藝術能夠提供另一種(zhong)看待世界的視角,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隱(yin)藏(zang)在心靈深處的緊張(zhang)和焦慮。
所以藝術是(shi)“無用”的嗎(ma)?
也不盡然(ran),只(zhi)是它的(de)用處,與世俗的(de)用處不太一樣。
科學締造了“有用”的現代文明,藝術卻營構了“無用”的精神世界。藝術雖然沒有經世之用,卻有生命之用。
04
陳道明被譽為娛樂(le)圈(quan)里最有文化、最有氣(qi)質(zhi)的人。
而這(zhe)樣(yang)的(de)氣質(zhi),歸功于他(ta)在閑暇的(de)時間(jian)里,喜歡琢(zhuo)磨(mo)一些看(kan)似無用,但能給他(ta)帶來(lai)很多樂趣的(de)事情。
在(zai)娛樂(le)圈里有(you)一個普遍(bian)的事實(shi),就是(shi)你想有(you)更多(duo)的機會,就要多(duo)參加(jia)飯局,多(duo)交(jiao)朋(peng)友。
但(dan)是陳道明(ming)似乎(hu)從來不在(zai)意這些。
每次收工之后,他就(jiu)回到家中,給(gei)妻子做一(yi)頓(dun)美味佳肴;安安靜靜捧一(yi)本書,在書房一(yi)坐就(jiu)是一(yi)個下午;陪著女兒一(yi)起(qi)澆糖人、捏面人。
這(zhe)些或(huo)許都是“奇技淫巧以悅(yue)婦孺”的事兒,遠(yuan)不如一場飯(fan)局來得(de)更有用(yong),但在陳道明的心(xin)中(zhong),人活著,需要給自(zi)己的心(xin)靈安一個家,讓自(zi)己保持(chi)自(zi)我、本我、真我。
無用方得從容,潔凈如(ru)初的(de)心靈、豐富多彩(cai)的(de)精(jing)神世界才能成(cheng)就(jiu)百毒不(bu)侵的(de)自(zi)(zi)己,心沒病,生活自(zi)(zi)然(ran)就(jiu)會萬事(shi)順意。
05
旅游(you)是(shi)有用的嗎?
旅游的(de)時(shi)候(hou),一定要做的(de)是什么(me)?
在早期的(de)楊瀾看來,旅游,一(yi)定要給人生帶來某些實(shi)際的(de)好處。
比如,帶兒子(zi)去歐(ou)洲旅(lv)行的(de)時候,就要讓(rang)他在這次(ci)旅(lv)行中,加深對(dui)歐(ou)洲文化的(de)了(le)解。
領(ling)著他走大街串小巷地(di)在各式(shi)歐式(shi)建筑和博物館里流連,煞費(fei)苦心(xin)地(di)教他一些背景(jing)知識和歷(li)史典(dian)故......
但沒(mei)想到的(de)(de)(de)是,游玩一圈(quan)下(xia)來(lai),兒子記住的(de)(de)(de)不是埃菲爾鐵(tie)塔和巴黎圣母院(yuan),而是各地不同的(de)(de)(de)蜘(zhi)蛛,有(you)(you)長毛的(de)(de)(de)和不長毛的(de)(de)(de),有(you)(you)黑(hei)色(se)的(de)(de)(de)也有(you)(you)色(se)彩斑瀾的(de)(de)(de),他(ta)覺得有(you)(you)意思極(ji)了。
旅(lv)游的時(shi)(shi)候,放下那些所(suo)謂的實用論,盡情地(di)去(qu)感受每(mei)一次花開時(shi)(shi)彌(mi)漫著的甜甜的味道(dao),風吹(chui)過時(shi)(shi)拂(fu)過臉頰(jia)時(shi)(shi)的那種悸動,當地(di)人說(shuo)的你聽不懂但是充滿生(sheng)活質(zhi)感的音調......
06
莊子在《人世間》有這樣(yang)一個(ge)故事:
木匠(jiang)和弟(di)子路過(guo)曲(qu)轅(yuan)時,看到一棵巨大的櫟(li)樹,它的樹蔭可臥牛數千頭(tou)。
弟子們(men)很奇怪為什(shen)么沒(mei)有(you)(you)人(ren)砍,后來才知道,這棵樹沒(mei)有(you)(you)什(shen)么用(yong)(yong)(yong),用(yong)(yong)(yong)來做(zuo)(zuo)船,容(rong)(rong)(rong)易(yi)沉(chen);用(yong)(yong)(yong)來做(zuo)(zuo)棺材(cai),容(rong)(rong)(rong)易(yi)腐;用(yong)(yong)(yong)來做(zuo)(zuo)器(qi)具,容(rong)(rong)(rong)易(yi)爛;用(yong)(yong)(yong)于(yu)做(zuo)(zuo)門窗,容(rong)(rong)(rong)易(yi)開;用(yong)(yong)(yong)于(yu)做(zuo)(zuo)柱子,容(rong)(rong)(rong)易(yi)被蟲蛀……
而正是這(zhe)棵(ke)樹的(de)“百無一用”,讓它經歷(li)數百年,完好地保存了下來,成了人們的(de)庇蔭(yin)之所。
所(suo)以(yi),莊子在《逍遙(yao)游》中又(you)說(shuo)了(le)這(zhe)么一句話:“無用(yong)者,正(zheng)所(suo)以(yi)為大用(yong)也;有用(yong)者,其用(yong)有盡,無用(yong)之(zhi)用(yong),其用(yong)無窮,故能成(cheng)為大用(yong)。”
有(you)用和(he)無(wu)用都是相對(dui)的,此時(shi)看似(si)無(wu)用,在未來的某一天(tian),會對(dui)你的生(sheng)活(huo)或者生(sheng)命,產生(sheng)不可(ke)思議的影響。
周作人(ren)在《北京的茶(cha)食》中說:“我(wo)們看(kan)夕陽,看(kan)秋(qiu)河,看(kan)花,聽雨,聞香,喝(he)不(bu)求解(jie)渴的茶(cha),吃(chi)不(bu)求飽(bao)的點心,都是生活上必(bi)要的——雖然是無用的裝點,而且(qie)是愈精煉愈好。”
生活切(qie)忌(ji)急躁與功利,多留一些(xie)無用的時間給自(zi)己,學會在一切(qie)已知之外,保留一些(xie)超越自(zi)己的機(ji)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