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新開了一家酒樓,生(sheng)意火(huo)爆,每天路過都(dou)能看到門口排隊的(de)人。
適逢周末(mo),跟家人商量(liang)去嘗嘗鮮(xian),調劑一(yi)下口味。
酒樓老板是一對夫妻,四十多歲,精明能干,服(fu)務熱情,不停的(de)忙(mang)著(zhu)招呼客人。
飯菜確實不(bu)錯(cuo),份大量足(zu),口味地道,不(bu)管消費(fei)多少每(mei)桌都(dou)送(song)有餐后(hou)水(shui)果。
在客(ke)人最多的時候,除了兩個服務員(yuan),招呼客(ke)人的也(ye)只剩老板(ban)一個人,老板(ban)娘早(zao)已不見了蹤影(ying)。
這個時(shi)候,鄰桌有跟老(lao)板相熟的客人打(da)招呼:“老(lao)板娘(niang)又早早下(xia)班了?”
老板客氣的笑道:“這(zhe)里下班(ban)了(le),回家繼續(xu)上班(ban)去了(le)”,說完繼續(xu)不停的忙碌。
這時,恰巧聽到了鄰桌那幾個人的對話。
“這(zhe)兩口子真是的(de)(de),晚上是生意最好的(de)(de)時候,老板(ban)娘(niang)不到七點就回家了(le),就剩(sheng)下老板(ban)一個人在這(zhe)忙,他還挺樂呵的(de)(de)。”
“你不知(zhi)道,老(lao)板娘可不是(shi)偷(tou)懶,她(ta)得回家看孩子學習,他家兩個孩子,聽說都學習不錯。”
“他家生(sheng)意做得這么好,都開了(le)兩家分店(dian)了(le),孩子學習不(bu)好將來可以幫著他們打(da)理生(sheng)意嘛,何必自己這么拼?”
“他(ta)們(men)兩口子(zi)可不這么想,老板(ban)有一(yi)次說,他(ta)們(men)從十幾(ji)歲出(chu)來打拼了(le)這么多(duo)年,什(shen)么苦也吃過了(le),現在(zai)生活(huo)漸(jian)(jian)漸(jian)(jian)好了(le),但他(ta)們(men)這二十幾(ji)年吃的苦讓他(ta)們(men)從小(xiao)就教育孩(hai)子(zi),好好讀書,讀書才是最(zui)容易走的那(nei)條路。”
讀書才是最容易走的(de)那條路,這句話似曾相識,在這里聽(ting)到(dao),倍(bei)感(gan)親切。
02
初中畢業那年,每(mei)個人(ren)對(dui)自己的(de)(de)未(wei)來都有(you)著(zhu)不確定(ding)的(de)(de)打算。
同桌是一個長相帥氣的男生,除了學(xue)習不太好,人緣、體(ti)育等都很好。
下半年正(zheng)是(shi)大(da)家忙碌(liu)著準備升學(xue)考試的(de)時候,他卻一副心不(bu)在焉的(de)樣子。
過了沒幾天(tian),聽說他要退學的消息。
“為(wei)什么不(bu)試(shi)(shi)一試(shi)(shi)?”我問(wen)他。
他(ta)(ta)告訴我,反正自己(ji)學(xue)(xue)習不(bu)好,對他(ta)(ta)來說,學(xue)(xue)習太難了,家人已經為他(ta)(ta)找了一份不(bu)錯(cuo)的工作(zuo),跟(gen)著別人當學(xue)(xue)徒(tu)。
“不用費腦子的事情比(bi)較(jiao)適(shi)合我,讀(du)書太苦了,家(jia)人給(gei)我找的這條路對(dui)我來說相(xiang)對(dui)容易一些。”
我不知(zhi)道(dao)怎么勸他(ta)(ta),老師幾次挽留也無濟于事,他(ta)(ta)還是堅定的當他(ta)(ta)的學(xue)徒(tu)去了(le)。
再見他,已是十幾年之后,在春節的同學聚會上。
很長(chang)時間我(wo)都沒有認出他來,直到(dao)(dao)他叫我(wo)。我(wo)很難(nan)把眼前這個(ge)面龐臃腫(zhong)、頭頂(ding)光亮、大腹便便的中年(nian)男人與當年(nian)那個(ge)陽光帥氣(qi)的男孩聯系(xi)到(dao)(dao)一起(qi)。
他(ta)(ta)帶著(zhu)他(ta)(ta)的兒子一(yi)起(qi)參加的,小男(nan)孩隱隱預約有他(ta)(ta)當年的模(mo)樣。
酒到(dao)深處,他(ta)挨個敬完了(le)同學酒,然(ran)后把(ba)孩子(zi)拉到(dao)身(shen)邊,對孩子(zi)說:“你一定別(bie)學你爹,好(hao)好(hao)讀書,你想讀多(duo)少(shao)年(nian)爹都供(gong)你。”
從他斷(duan)斷(duan)續續的(de)話語(yu)中,知道這些(xie)年他過(guo)的(de)并不像他退(tui)學(xue)時說的(de)那(nei)么容易。
學徒學的還可以,可惜(xi)后(hou)來那(nei)個行(xing)業就(jiu)沒有了(le)(le),他只好另找工作,在(zai)工地搬(ban)過(guo)磚、工廠壓過(guo)膜、回(hui)家種過(guo)地,幾經輾(zhan)轉,最后(hou)拉了(le)(le)幾個同(tong)鄉(xiang),干起了(le)(le)小活承(cheng)包(bao)。
“很苦,一兩個(ge)月回家(jia)一次,見(jian)了(le)面孩子就拉著不讓我走,有時候真(zhen)不想(xiang)(xiang)(xiang)走,但想(xiang)(xiang)(xiang)想(xiang)(xiang)(xiang)為了(le)他還是要出去。”
“本以(yi)為自己(ji)選(xuan)了條(tiao)容易(yi)的路(lu),等真正出去了才知道,讀書才是最容易(yi)的那條(tiao)路(lu)。”
03
當年讀書時,大部分人(ren)都覺得自(zi)(zi)己是最苦(ku)逼的那個人(ren),十幾年寒窗(chuang),沒日(ri)沒夜(ye)的讀書學(xue)習,看(kan)看(kan)別人(ren),過的多瀟(xiao)灑,可以早早的去看(kan)外面的世界(jie),花自(zi)(zi)己的錢,走自(zi)(zi)己的路。
“等我不上(shang)學了,我要怎樣怎樣”,這是我們當年的豪語。
等(deng)我們不上學了,出去摸爬滾打(da)幾年,再(zai)回學校(xiao)見到當年的(de)老師同(tong)學,個(ge)個(ge)感慨:還是(shi)在學校(xiao)里好。
我們用(yong)自己走過的路(lu)告訴孩子:請你一定相(xiang)信,讀書才是最容(rong)易走的那條路(lu)。
你以為自己有天大(da)的本事,出(chu)去碰幾次壁就知道了,沒(mei)有知識,簡直寸步(bu)難行。
你以為學習(xi)最(zui)苦,出去(qu)自己掙錢就(jiu)知道了,哪種工作都不如學習(xi)輕(qing)松(song)。
你以為學習(xi)沒用,出去(qu)闖闖就知道了,學習(xi)什么時(shi)候都是(shi)有用的。
你(ni)以(yi)為高考不(bu)公平,多出去做幾次(ci)事就知道了(le),這是真正看你(ni)本事的事。
04
圖書館(guan)前,一(yi)個老(lao)年人領(ling)著一(yi)個五六歲(sui)的小(xiao)孩(hai)經過。
小孩手里捧著幾本書,笑著對爺爺說(shuo):“爺爺,媽媽說(shuo)過(guo)了,我(wo)明(ming)年就上(shang)學了,我(wo)要好(hao)(hao)好(hao)(hao)讀書,等讀好(hao)(hao)了,我(wo)長大了,就帶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坐(zuo)大飛船。”
爺爺笑著:“好,好孫(sun)子。”
看著(zhu)爺(ye)孫倆漸(jian)行(xing)漸(jian)遠的背影(ying),心底涌出(chu)一(yi)絲(si)溫暖(nuan)。
我(wo)們拼勁全(quan)力,讓孩子好好讀(du)書。
有時(shi),是不想他重復我們的老(lao)路(lu);有時(shi),是不想他們過(guo)得太辛苦;有時(shi),是希望他們能更好的選(xuan)擇自己(ji)的生活。
我們的走過的路(lu),告(gao)訴(su)我們,學習(xi)是更容易走的那條路(lu)。
我們希(xi)望孩子(zi)早早知道這(zhe)個現實,別在多年之后發出同(tong)樣的感慨(kai)。
孩子(zi),世(shi)間的(de)路有千萬條,但在你年少(shao)的(de)時候,讀書,是你最容易走的(de)那條路。
關注不辣的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