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澤東(dong)的書(shu)房(fang)。
毛澤(ze)東一生清(qing)廉,對貪污(wu)腐化(hua)深惡(e)痛絕。因身邊(bian)工(gong)作(zuo)(zuo)人員身份特殊(shu),一旦出(chu)現問題影響更(geng)(geng)惡(e)劣(lie),毛澤(ze)東要求(qiu)更(geng)(geng)加(jia)嚴厲,一發現不好(hao)的(de)苗頭就(jiu)立(li)刻采(cai)取措施予以糾正。他(ta)在處(chu)理黃克功(gong)事件時指出(chu):“共(gong)產黨(dang)與紅軍,對于(yu)自己的(de)黨(dang)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(jiao)一般(ban)平民更(geng)(geng)加(jia)嚴格的(de)紀律。”他(ta)甚至(zhi)對身邊(bian)工(gong)作(zuo)(zuo)人員開展“小整風(feng)”,整頓(dun)思想作(zuo)(zuo)風(feng),反對官僚主(zhu)義。
1960年9月底,毛澤東發覺身邊有“老鼠”,有些工作人員思想作風不正。于是,他要求開展“小整風”,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,整頓作風。10月初,“小整風”有了具體安排:加強學習,提高認識,重點學習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、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》;采取座談的方法,互相談心,互相啟發,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不戴帽子,不打棍子。
對此安排,毛澤東表示贊成,并談了具體意見。他認為,沒有犯什么路線錯誤,只不過是生活作風、思想意識上的缺點,要認真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、檢查。如果有人批評尖銳一些,也沒有什么不好,就是不舒服幾天、幾十天,將來會感覺到有幫助。
經過整風發現,絕大多數人嚴格要求自己,但也發現個別人存在腐朽思想和作風:有人在隨毛澤東外出視察時,向地方無償索取物品。對(dui)此,毛(mao)澤東斷然采(cai)取三項措施(shi):
一是(shi)絕不(bu)容忍和(he)姑息貪污(wu)、瀆(du)職行(xing)為,將(jiang)犯錯誤(wu)的同志調離中南海,另行(xing)分配工作;
二(er)是過(guo)去向各地要的(de)東西,照價(jia)退賠并道(dao)歉(qian),錢從他稿費內開支,以挽回(hui)造(zao)成的(de)不(bu)良(liang)影響(xiang);
三是要求(qiu)大家以實際行動改正(zheng)錯誤,制定(ding)工(gong)作人(ren)員守則,嚴格(ge)紀律(lv)。
為了鞏固整風成果,毛澤東在他生日前一天請身邊工作人員吃飯,借機做思想工作。他生動地講了戰國時期蘇秦故意慢待張儀,促使張儀奮發有為的故事:“你們看蘇秦對張儀是好意還是惡意?我們之間進行批評都是好意。你們整風,批評一下,又有什么關系呢?又不給你戴路線錯誤的帽子,就是生活(huo)上(shang)的一些問題嘛,總(zong)的說來是小(xiao)事(shi)。”
作(zuo)為國家最高領導(dao)人(ren),毛(mao)澤東日理萬機,但他仍(reng)然非常關心身(shen)邊工作(zuo)人(ren)員的思想(xiang)(xiang)狀況,親自做(zuo)思想(xiang)(xiang)工作(zuo),堅決杜(du)絕“燈下黑”。作(zuo)為領導(dao)干部,應當對身(shen)邊工作(zuo)人(ren)員負責,履(lv)行好全(quan)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(ren),多加(jia)留(liu)神,防(fang)微(wei)杜(du)漸。
(來(lai)源:人民日報 作者(zhe):文世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