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(jin)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被網(wang)友稱(cheng)為“詩詞界(jie)的饕餮盛宴”。
而讓這檔節目(mu)備受推(tui)崇的,不僅僅是這些(xie)如“行走的詩(shi)詞庫”一樣的選(xuan)手,還有(you)整個節目(mu)所展現出來的中國詩(shi)詞之(zhi)美。
我(wo)們知道原來形容美人(ren)可以(yi)說:“美人(ren)當以(yi)玉(yu)為(wei)骨,雪為(wei)膚,芙蓉為(wei)面,楊柳為(wei)姿,更重(zhong)要的(de)是以(yi)詩詞為(wei)心。”
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(tong)(tong)年紀(ji)、不同(tong)(tong)工作、各種(zhong)各樣的(de)人,但他們又(you)是相同(tong)(tong)的(de)。浩瀚的(de)詩歌撐(cheng)起了他們心中(zhong)的(de)那份平靜和從容(rong)。

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
我們在小時候就都背過唐詩。詩詞押韻,和兒歌差不多:“粒(li)粒(li)皆辛(xin)苦”,“上山打(da)老虎”,也(ye)分不出(chu)高(gao)下,背著玩就是了。
慢慢的,就長大(da)了(le)。
春天,看到了盛開的桃花,突然明白(bai)什(shen)么是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(hua)”。
冬天,西風(feng)凜冽,天空(kong)陰沉,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(zou),到了家,烤著爐(lu)子,外邊洋洋灑(sa)灑(sa)的下起了雪(xue)。知道了什(shen)么是“晚來天欲雪(xue)”,什(shen)么是“紅泥小(xiao)火爐(lu)”。
夏天,跟爸(ba)媽去湖里(li)玩,小舟(zhou)在荷葉(xie)中(zhong)穿過,知道了什么(me)是(shi)“接天蓮葉(xie)無(wu)窮碧”,什么(me)是(shi)“水(shui)光瀲滟晴方好”。
秋天(tian),過了天(tian)高(gao)云淡,就(jiu)是(shi)涼風乍起,梧(wu)葉飄黃(huang),知(zhi)道了什(shen)么是(shi)“老樹呈秋色”,什(shen)么是(shi)“苒苒物華休”。
約會的(de)時候,知道什么是“月上(shang)柳梢(shao)頭”;
燈會的時候,知道什么是“一夜魚龍舞(wu)”。
愁的時候,“佇(zhu)倚(yi)危樓風細(xi)細(xi)”;
樂(le)的時候(hou),“春風(feng)得意馬蹄(ti)疾”。
小的時候,“臥看牛郎(lang)織女(nv)星(xing)”;
大(da)的時候,“金(jin)風(feng)玉(yu)露一(yi)相(xiang)逢”。
背的(de)那些詩詞,像是看不(bu)懂的(de)畫面(mian),存在(zai)心(xin)里(li)。
一天(tian),遇到了某個風(feng)景,某份心情,
就忽然明白那(nei)首(shou)詩,那(nei)句(ju)詞,那(nei)幅(fu)畫(hua)。
那種感覺,是穿(chuan)越千(qian)年(nian)的(de)(de)心意相通(tong),它(ta)是如(ru)此恰當(dang),以至于無法用(yong)其他的(de)(de)詞語形容。
我們會因為什么想起那些詩詞
長大了,求學(xue)、工作、生活(huo),往(wang)(wang)往(wang)(wang)會(hui)暫時或永遠地告別家(jia)鄉,而(er)(er)在那時曾經背過(guo)無數遍而(er)(er)從不知(zhi)(zhi)其味的(de)那句“夢里不知(zhi)(zhi)身是客”,瞬間(jian)會(hui)在心頭大亮,那時你或許就明白其中蘊有多少感傷、惆(chou)悵和惘然(ran)。
經歷越多才越發現,所有童(tong)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詩詞(ci)們,都已經攜帶(dai)著作(zuo)者創作(zuo)時那一刻(ke)的情(qing)深,在我們此后(hou)漫長的一生中草蛇灰線、伏(fu)脈千里。
如果你不懂詩,很可能會不懂很多精彩
古詩離我(wo)們(men)并(bing)不遙遠,
它們的存在是古人活過的證明,是生(sheng)命燃燒(shao)后留下(xia)的痕跡。
也許現在的你不太理解詩(shi)歌的意(yi)思,但我相信(xin)總(zong)有(you)一天,總(zong)有(you)一處(chu)風景,總(zong)有(you)一種心情會讓你覺(jue)得(de),只有(you)用那一句古詩(shi)才能形容(rong)。
你(ni)們總會知道(dao)什么叫“春風得意(yi)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”,
你們(men)終將(jiang)明白什么是“星垂平野闊,月(yue)涌(yong)大江流”,
你(ni)們(men)必定會懂得什么又(you)是(shi)“冠(guan)蓋滿京華,斯人(ren)獨憔悴(cui)”。
到了那(nei)一天,你們就會發現,之(zhi)前不懂得那(nei)些詩,是因為你們沒有過詩人那(nei)樣的經歷和(he)感受。
從古至今,雖然(ran)人的(de)生活節(jie)奏變得(de)越(yue)來越(yue)快,但是對(dui)理(li)想(xiang)的(de)追(zhui)求,對(dui)家(jia)鄉的(de)思(si)念,對(dui)美好的(de)期盼始終如一,我們和古人的(de)精(jing)神鏈(lian)接(jie)并沒有(you)斷裂。
靈魂相通的時刻,詩歌就是我們的使者
成年后(hou)的復雜與(yu)精致,無法(fa)替代(dai)當(dang)年的純粹與(yu)情深。
人長大以后會遇到(dao)更(geng)宏大的場(chang)景,讀到(dao)更(geng)多深邃并反復修(xiu)飾過的詩。
總有一天,我們會用“林臥愁春盡,開軒覽物華”來替換“春眠不覺曉,處(chu)處(chu)聞啼鳥”;
用(yong)“此夜曲(qu)中聞(wen)折(zhe)柳(liu),何人不起故園情”來感慨“舉(ju)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”。
幼(you)時背誦(song)的(de)多半是簡(jian)單通俗(su)的(de)詩(shi)句,可是成年以后的(de)復(fu)雜與精(jing)致,無(wu)法替(ti)代(dai)當年的(de)純粹與情深。我仍愿像(xiang)當年看書中配圖說意思那樣,回退這個進程(cheng)。
將這些(xie)冗長的意思,復原為當年一首簡單的詩。
從前尚不懂得,
因那時(shi)(shi)時(shi)(shi)節不對,人未(wei)至,雨未(wei)落,花(hua)未(wei)開(kai)。
我(wo)們(men)沒能發現。
而多(duo)年后(hou)的(de)某(mou)個(ge)時刻,某(mou)個(ge)場景卻令人想起往事,
紛紛揚(yang)揚(yang)間,一句早就爛熟于心(xin)的詩句忽然直(zhi)擊心(xin)靈(ling)。
仿佛收到(dao)一個傳遞了太(tai)久的(de)禮(li)物,
當(dang)你拆開它時,自(zi)己已(yi)是截(jie)然(ran)不同的大人,
可那詩句帶來(lai)的美好(hao),卻一如(ru)當(dang)年。
“我一直在這里等著(zhu)你(ni),直到你(ni)感受到我的存在。
有些美好(hao)早就根植于你(ni)的(de)內心,你(ni)發現它了嗎?好(hao)雨知時(shi)節(jie),當春(chun)乃發生(sheng)。
(來源:新(xin)華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