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地現“吃(chi)大盤雞、泡椒鳳爪感(gan)染禽流感(gan)”謠言
今年(nian)以來,我國16個省(sheng)份出現人(ren)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,與去年(nian)同(tong)期相比明顯上升(sheng)。
國家衛計(ji)委發布(bu)的數據顯示,一月份我國人(ren)感染(ran)H7N9禽流感發病192例,死亡79人(ren)。
本次疫情(2016年9月(yue)至今)具有開(kai)始較早、感(gan)染人數大幅增加以及家禽感(gan)染程(cheng)度高等特點。
與此(ci)同(tong)時,不少謠言于(yu)網絡風傳:
“江西省瑞昌市高豐鎮郝愛軍,因在烏石街飯店吃大盤雞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,參與搶救的醫生胡海兵已經被隔離,瑞昌市5570頭家禽已感染。”
今年春節(jie)后(hou),上(shang)述信息出現(xian)在江西(xi)瑞昌,并被大量傳播。目(mu)前(qian),當地政府已對此進行辟謠(yao)。
諸如(ru)此類,以“市民(min)吃大盤雞感(gan)染(ran)禽流感(gan)致死”為底板進(jin)行加工(gong)的謠(yao)言已在江西瑞(rui)昌、山東德(de)州和內蒙古等多(duo)地出現。此外,“泡(pao)椒鳳爪”等也被造謠(yao)分子用來炮制虛假(jia)消息(xi)。
真實的(de)情況究竟如(ru)何?
國(guo)家衛計委(wei)發布的權威消息顯示,導(dao)致(zhi)人感(gan)(gan)染(ran)H7N9病毒的最重(zhong)要的危險因素(su),是直接或間接暴露于受(shou)感(gan)(gan)染(ran)活禽或帶(dai)毒禽類(lei)污染(ran)的環境。
目前(qian),我(wo)國確診的(de)(de)H7N9病(bing)例(li),絕大(da)多數發病(bing)前(qian)有活(huo)禽的(de)(de)暴露或接觸史(shi),且以暴露于有活(huo)禽售賣的(de)(de)農貿市場的(de)(de)比例(li)居多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(du)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(qin)類或禽(qin)蛋(dan)類傳播給人類。
此外,吃(chi)煮熟(shu)的食物也不會感染(ran)H7N9病(bing)毒(du)。
【釋(shi)疑】禽流感是否可以“人傳(chuan)人”?
專家稱,仍為禽源性病毒,未獲有效人傳人的能力。
H7N9禽流(liu)感是否(fou)具備(bei)人際傳(chuan)播能力(li)?多年來,每到疫情流(liu)行時,這也是公眾關注的問題(ti)之一。
國家衛計委發(fa)布消息稱,監測顯示,雖然偶有(you)局部(bu)聚集(ji)性病(bing)例(li)(每起2-3例(li)病(bing)例(li),均無(wu)續發(fa)病(bing)例(li))發(fa)生,但尚無(wu)證據表明H7N9病(bing)毒能持續地(di)“人傳人”。
此外,世界(jie)衛(wei)生組織駐華代表(biao)處也表(biao)示,近來中國再(zai)次出現H7N9流感疫(yi)情,但還沒有證(zheng)據表(biao)明H7N9流感病(bing)毒具備(bei)持續(xu)性(xing)人(ren)際傳(chuan)播能力。
中(zhong)疾(ji)控衛生應(ying)急(ji)中(zhong)心倪大(da)新副主(zhu)任解釋(shi),H7N9流(liu)(liu)感(gan)(gan)病(bing)毒屬于甲型流(liu)(liu)感(gan)(gan)病(bing)毒的一(yi)(yi)種,而甲型流(liu)(liu)感(gan)(gan)病(bing)毒的重要(yao)特點(dian)之(zhi)一(yi)(yi)就是相對容(rong)易發生變異。
所以密切監控H7N9病毒的(de)(de)(de)可(ke)能變化(hua)一直(zhi)是(shi)防控工作的(de)(de)(de)重點(dian)內(nei)容之一,因為一旦H7N9病毒獲得易于在人(ren)與人(ren)之間(jian)傳(chuan)播(bo)的(de)(de)(de)能力,就(jiu)有可(ke)能成為新的(de)(de)(de)流感大(da)流行(xing)的(de)(de)(de)病原。
其(qi)表示,對這一波疫情中H7N9病毒(du)檢測的(de)結果顯示病毒(du)沒有發生重要(yao)的(de)變異。
仍然是禽源(yuan)性(xing)的病(bing)(bing)毒(du),未獲得有效(xiao)人傳人的能力,該病(bing)(bing)毒(du)對于目前常用的達菲等抗病(bing)(bing)毒(du)藥物也還是敏感的。
【相關新聞】
廣東兩(liang)例(li)感(gan)染者(zhe)病毒變異,目前對人無影響(xiang)
中(zhong)疾控(kong)19日發布消息稱,廣(guang)東(dong)兩例人感(gan)染H7N9病(bing)(bing)例中(zhong)發現了H7N9病(bing)(bing)毒(du)變(bian)(bian)(bian)異株(zhu)。該(gai)病(bing)(bing)毒(du)突變(bian)(bian)(bian)為對禽(qin)高致病(bing)(bing)性的病(bing)(bing)毒(du),尚未出現對人感(gan)染力、毒(du)力和(he)人際(ji)傳播能力增(zeng)強的突變(bian)(bian)(bian)。
據悉,兩例病例發病前均(jun)有禽(qin)暴(bao)(bao)露史(shi),并在(zai)其(qi)暴(bao)(bao)露禽(qin)群中先后發生禽(qin)只病死(si)現(xian)象。
目(mu)前一(yi)例(li)病例(li)已治愈,另一(yi)例(li)仍在(zai)救治中。兩(liang)病例(li)的全部(bu)105名密切接觸(chu)者經兩(liang)周醫學觀察(cha),均未出現發熱、咳嗽(sou)等(deng)不適癥狀。
中疾控稱(cheng),H7N9病(bing)毒(du)有些(xie)突(tu)變(bian)可能(neng)導致(zhi)病(bing)毒(du)對人(ren)的感染(ran)力(li)(li)、毒(du)力(li)(li)以及(ji)人(ren)際(ji)傳播能(neng)力(li)(li)的增(zeng)強,因此病(bing)毒(du)變(bian)異問(wen)題(ti)一直備受國內外(wai)廣泛關注。
此外,農(nong)業部(bu)門的(de)實驗室也從(cong)廣東4份禽標本中發(fa)現類似變異的(de)病毒。
衛生計生系統將和農業(ye)部門一(yi)道,對(dui)該變異(yi)病(bing)(bing)毒的來源、影響范圍等進行研究(jiu),并繼續加強對(dui)H7N9病(bing)(bing)毒的監(jian)測,及時(shi)發現(xian)其任何可能的變異(yi)。
對此,地壇醫院感染科副主任、病毒性傳染病專家王凌航表示,流感病毒變異是一直(zhi)發生的。
流感疫苗(miao)年年需要打,就是(shi)因為流感病毒(du)實時(shi)在發生或(huo)大(da)或(huo)小的(de)變(bian)異(yi)。“變(bian)異(yi)是(shi)天性,關鍵是(shi)看變(bian)異(yi)位點的(de)臨床意義”。
中疾控病毒(du)(du)所國家(jia)流感中心舒躍龍主任表示,這次(ci)H7N9病毒(du)(du)變異(yi)對人類并無影(ying)響,此前的治療方法和藥(yao)物(wu)依(yi)舊適用(yong)。
“此前在禽感染H7N9病毒后,一般來說并不表現為發病或死亡。然而,此次變異的H7N9病毒導致禽類死亡現象發生。因此推測變異(yi)病毒對農業影響較大。”
H7N9禽流感病(bing)毒(du)有哪些傳(chuan)播(bo)途(tu)徑(jing)?
傳播(bo)途徑主要(yao)為(wei)(wei)呼吸道傳播(bo)或(huo)密切接觸感(gan)(gan)染禽類的(de)分泌物(wu)、排泄(xie)物(wu)而被感(gan)(gan)染,或(huo)通(tong)過接觸病(bing)毒(du)污染的(de)環境感(gan)(gan)染。感(gan)(gan)染潛伏(fu)期多為(wei)(wei)7天以內,也可長達10天。
H7N9癥(zheng)狀有哪些?
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(zhuang),如(ru)發熱、咳嗽、少(shao)痰,可伴有頭痛、肌(ji)肉酸(suan)痛和全身不適。
重(zhong)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,表現(xian)為(wei)重(zhong)癥肺炎,體(ti)溫大多持續(xu)在39℃以上(shang),出(chu)現(xian)呼吸困難,可(ke)伴有咳血痰;可(ke)快速進展出(chu)現(xian)急性呼吸窘迫綜(zong)合(he)征、休克、多器官衰竭等,甚至死亡。
專家:避(bi)免接觸活(huo)禽是(shi)預防關鍵
H7N9流感(gan)感(gan)染來源(yuan)非常明確(que),就是活(huo)禽及其分泌物(wu)(wu)、排泄物(wu)(wu)或被這些污(wu)染的農貿市場活(huo)禽交(jiao)易區。
因此,大家應盡(jin)可能遠離農貿(mao)市場活禽交易區,避免(mian)跟(gen)活禽及分泌物(wu)接觸,同時要做到勤洗手等。
小貼士:日常生活如何預(yu)防H7N9?
綜合新京報、國家衛計(ji)委網站、工人日(ri)報、人民日(ri)報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