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想想,如果人活了80年,但膝關節用了60年就先“死”了,那后面的20年,就得深受其苦了。
那(nei)為什(shen)么有的人老了腿腳還是(shi)靈活?有的人卻蹲不下去(qu)、站(zhan)不起(qi)來(lai),上下樓費勁,還常(chang)說(shuo)膝蓋(gai)痛(tong)、腿打軟(ruan)?
如果你平時(shi)做好“6個一”,膝(xi)關節完全可以正常工(gong)作(zuo)70年。
30歲后尤其要愛“膝”
15-30歲時,膝關節處于“完美狀態”,運作起來不知疲倦,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,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。 但30歲后,膝關節就慢慢開始變得“脆弱”需要照顧了。所以30歲后尤其要愛“膝”:
臨床上,不少膝關節出現問題的病人都是胖子。體重超標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,引起了軟骨的破壞。
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(jie)炎(yan)的發病(bing)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,而(er)男性則為4.8倍,減(jian)肥能(neng)明(ming)顯降低膝骨性關節(jie)炎(yan)25%-50%的發病(bing)率。
2. 一份補鈣食物
❤ 牛奶及豆制品,鈣含量豐富,利用率又高,每天一杯奶是不錯的選擇。
❤ 海帶、深綠(lv)色(se)蔬菜、芝麻(ma)、杏仁等含鈣(gai)量也很(hen)高,可增(zeng)加鈣(gai)質攝入。
❤ 多一些(xie)戶外活動,增(zeng)加陽(yang)光照射(she)及補充維生素D,以促進鈣吸收。
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》2017年6月刊指出,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3.5%,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.2%。人只要在動的時候,關節才會得到液體的滋潤,適量的跑步可以促進關節液流動,而久坐則不能,因此關節更易損傷。
建議每久坐1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,尤其(qi)少蹺(qiao)二(er)郎腿(tui),給膝關(guan)節添壓(ya)力。
穿衣要讓膝關節感到溫暖。天冷一些年輕人也喜歡穿短裙短褲,這樣膝關節受涼受寒機會比較多,代謝差,老化也會比較快。有人就會說,外國人也這樣穿啊,其實歐美人膝關節置換量非常大,每十萬人有200-300人要置換關節,我們中國人是他們的二十分之一。
運動對護膝很有必要,因為好的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,能幫助我們護好膝蓋。但是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有技巧:
❤ 中(zhong)老(lao)年人可(ke)以選擇慢走、游(you)泳這(zhe)些對(dui)關(guan)節負重小的運(yun)(yun)動(dong)方式,少(shao)選擇爬(pa)山、爬(pa)樓(lou)梯運(yun)(yun)動(dong)。運(yun)(yun)動(dong)量要合理,不(bu)(bu)要造(zao)成膝關(guan)節不(bu)(bu)適;
❤ 做好準備活(huo)動(dong),讓膝關節充分活(huo)動(dong)開以后再參加(jia)運動(dong);
❤ 不(bu)在(zai)堅硬(ying)的地板上做(zuo)劇(ju)烈運動(dong),比如下蹲、蛙跳、跑步、跳繩等,橡膠場地更適合;
❤ 走(zou)遠路(lu)時不要(yao)穿(chuan)高跟鞋,要(yao)穿(chuan)厚底(di)而(er)有彈性的軟底(di)鞋;
如果30歲之前(qian)你的運動量很少,想恢復運動,可以選(xuan)擇游泳(yong)、練腹(fu)肌、腰背(bei)肌等非負重運動開始,慢(man)慢(man)再過(guo)渡到負重運動,那(nei)樣(yang)膝關(guan)節(jie)就不容易受到傷害了。
預防(fang)膝(xi)(xi)蓋老化,可以從(cong)外向(xiang)內揉(rou)(rou)膝(xi)(xi)蓋38下,然后從(cong)里向(xiang)外揉(rou)(rou)膝(xi)(xi)蓋38下。兩手抓(zhua)住髕骨向(xiang)上提38下。屈腿,用兩手揉(rou)(rou)外膝(xi)(xi)眼(yan)和內膝(xi)(xi)眼(yan)38下,每天(tian)早晚在床上各做(zuo)一(yi)次。中醫講:人老腿先老。揉(rou)(rou)膝(xi)(xi)關(guan)節,可以防(fang)護膝(xi)(xi)關(guan)節軟化起很(hen)大作用。
而膝(xi)關節已經出問題的人,建議在(zai)醫生指(zhi)導下按摩,不要自己亂按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