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媽媽的苦惱:我的女兒一直都挺懂事的,可是自從上初中后就變了。我讓她往東她偏往西,越來越不聽話,而且還學會了頂嘴,真是氣死我了。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,對于孩子的頂嘴現象,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,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,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后的原因,積極引導孩子,并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其實孩子跟家長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。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么頂嘴是怎么回答的吧,或許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!

我為什么要跟爸爸媽媽頂嘴
— 言而無信 —
上(shang)(shang)個(ge)星期,和爸爸約定好如(ru)果我(wo)(wo)作業完成(cheng)了(le)就帶我(wo)(wo)去(qu)迪斯尼玩。可等我(wo)(wo)完成(cheng)了(le)他(ta)卻(que)改口說,等你考上(shang)(shang)班級前十名,考不上(shang)(shang)就別(bie)(bie)想了(le)。我(wo)(wo)真(zhen)的特(te)別(bie)(bie)生氣,為什么你們大人這么言(yan)而無信……
— 感到委屈 —
其實(shi),只有(you)在媽(ma)媽(ma)誤會我(wo)時,我(wo)才會頂嘴(zui)。有(you)次我(wo)只是想幫她分擔一點家務,不讓(rang)她很(hen)辛(xin)苦,不小心摔壞了(le)(le)碗(wan)。媽(ma)媽(ma)就過來向(xiang)(xiang)我(wo)大吼:"誰讓(rang)你洗碗(wan)了(le)(le)!有(you)這(zhe)個閑工夫還不去看書!"我(wo)感到很(hen)委屈,就向(xiang)(xiang)她頂嘴(zui)了(le)(le)。
— 父母不以身作則 —
爸爸媽媽要求(qiu)孩子做(zuo)(zuo)的事情,自己卻(que)都沒有做(zuo)(zuo)到。讓我早(zao)睡,可(ke)他(ta)們(men)在(zai)外(wai)面打麻將到凌晨(chen)才回家;讓我別玩電(dian)腦,我媽卻(que)在(zai)電(dian)腦上(shang)看韓劇一(yi)看就幾個小時。
— 父母霸道 —
我覺得父母太霸道了。媽(ma)媽(ma)經常教(jiao)訓我說(shuo):“我是你(ni)媽(ma),你(ni)就得聽我的(de),你(ni)小孩子懂什么(me)?”我的(de)天哪,這話也叫講理嗎?
— 總拿我與別人比 —
他(ta)們(men)只(zhi)知道打(da)擊(ji)我,我媽(ma)反正(zheng)就是有意(yi)無意(yi)的就說(shuo)起別人(ren)家的孩子,隔壁(bi)的某某某得(de)什么獎啦,考上(shang)重點高中啦巴(ba)拉巴(ba)拉的。為什么你們(men)總是說(shuo)別人(ren)的好(hao)?那你找(zhao)別人(ren)的女(nv)兒做你女(nv)兒好(hao)了!
— 頂嘴是表達想法 —
在我們孩(hai)子(zi)面前,父母總覺得自己(ji)絕對正確,無所(suo)不知,無所(suo)不曉,無所(suo)不能。其實(shi),我已經長(chang)大(da)了,有了自己(ji)的(de)觀(guan)點,和(he)父母看法不一致的(de)時候,如果不大(da)聲(sheng)“頂嘴”,根本(ben)沒有威力,我們就應(ying)該勇敢地(di)說出(chu)自己(ji)的(de)想(xiang)法。
— 討厭被命令 —
我(wo)只是(shi)想(xiang)把后半集的(de)(de)連續劇看(kan)完就(jiu)馬(ma)上(shang)(shang)睡覺,爸(ba)爸(ba)堅決(jue)說不行把我(wo)電(dian)視關(guan)了,而且他總是(shi)用命令的(de)(de)口氣跟(gen)我(wo)說話(hua),一副高高在上(shang)(shang)的(de)(de)樣子(zi),這讓我(wo)很不爽。“一個(ge)巴(ba)掌拍不響”,從以(yi)上(shang)(shang)幾個(ge)孩子(zi)的(de)(de)回答(da)可以(yi)看(kan)出,孩子(zi)和父母頂嘴并非無緣無故的(de)(de),父母也(ye)應當反(fan)思(si)一下自己,認真(zhen)分析產生的(de)(de)原因,多與孩子(zi)談心,了解孩子(zi)。

孩子(zi)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(fang)式,一旦習慣成自然,也不利(li)于(yu)孩子(zi)的學習和成長(chang),甚至會影響長(chang)大(da)成人后的人際關系的和睦。所以作為家長(chang)要(yao)從以下幾(ji)方(fang)面進行引導。

家長怎么做
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
沒法讓孩(hai)(hai)子有效地(di)停止頂嘴的父母,往(wang)往(wang)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,在教(jiao)育孩(hai)(hai)子時不免粗暴急躁,而(er)這種不當的處理方法往(wang)往(wang)很容易傷(shang)害孩(hai)(hai)子的心(xin)靈。
遇事冷靜,賞罰有度
作為(wei)家(jia)長無論孩子(zi)犯了(le)多大的錯,都不要急躁,先要問(wen)清事情的來龍去脈,再(zai)決定處治方法,不搞連帶(dai)處罰(fa),不翻(fan)舊賬。賞(shang)罰(fa)前,要講明道理,讓孩子(zi)徹底信服。
主動了解孩子的意圖
在孩子頂撞(zhuang)你時,你應該(gai)問(wen)問(wen)自(zi)(zi)己:“究竟發生了什(shen)么(me)(me)?這個小家伙想怎樣?”當你明(ming)白了孩子的(de)意圖后(hou),你就(jiu)會理解(jie)為什(shen)么(me)(me)突然之間這孩子變得那么(me)(me)粗魯。從孩子的(de)角度考慮問(wen)題,有助于父母緩和氣氛(fen)和自(zi)(zi)己的(de)情緒。
提醒孩子改變說話方式
父母直截了當地對孩子說(shuo)(shuo)(shuo)“不(bu)(bu)許頂嘴(zui)”,還不(bu)(bu)如說(shuo)(shuo)(shuo)“我(wo)理解你的感受,但是你能換一種口(kou)氣說(shuo)(shuo)(shuo)嗎?”或者說(shuo)(shuo)(shuo)“我(wo)不(bu)(bu)喜(xi)歡你這樣說(shuo)(shuo)(shuo)話,你可(ke)以慢(man)(man)慢(man)(man)用(yong)你的道理說(shuo)(shuo)(shuo)服我(wo)”。如果孩子正在(zai)氣頭上,父母也可(ke)以說(shuo)(shuo)(shuo):“我(wo)知(zhi)道你現(xian)在(zai)很(hen)生氣,等你冷(leng)靜下來我(wo)們再談(tan)好嗎?”
注重言傳身教
孩子(zi)(zi)的(de)模仿能力(li)很強(qiang),如果父母自(zi)己都(dou)時常跟愛人(ren)頂嘴,跟老(lao)人(ren)發(fa)生(sheng)沖突,那管教孩子(zi)(zi)的(de)力(li)度就可想而知了。因此,父母多多以身作則,平日(ri)處事平和,不急不躁,遇到長輩(bei)時言(yan)行尊(zun)重,孩子(zi)(zi)自(zi)然會聽從(cong)教導,而不再頂嘴的(de)。
減少對孩子的溺愛舉動
所(suo)有的(de)(de)父母都(dou)知道溺愛的(de)(de)害處,溺愛可能(neng)造(zao)成孩子頂嘴(zui),只有把對(dui)孩子溺愛的(de)(de)氛圍驅除了,頂嘴(zui)現象才能(neng)減少。最好(hao)是全家同一陣線,如果孩子不(bu)(bu)聽話,明(ming)顯(xian)是不(bu)(bu)講道理地頂嘴(zui)胡鬧(nao),大家都(dou)不(bu)(bu)理他(ta),孤立(li)他(ta),讓他(ta)承受后果。而當他(ta)變得講道理聽話時,則(ze)要(yao)用鼓勵的(de)(de)言行強化(hua)他(ta)的(de)(de)轉變。
營造民主的家庭氣氛
為了讓孩(hai)子有(you)話可以輕松講出(chu)來,做(zuo)父母的不應該(gai)時(shi)刻以權威自(zi)居。不妨在家里營造出(chu)足夠的民主(zhu)氣氛,誰(shui)說的有(you)理(li)就聽誰(shui)的,并(bing)且(qie)鼓勵孩(hai)子隨(sui)時(shi)講出(chu)自(zi)己的感受(shou),隨(sui)時(shi)化解孩(hai)子的委屈。別怕你會沒有(you)威信,其實你越(yue)這樣做(zuo),孩(hai)子越(yue)會理(li)解和認同你。反之,如(ru)果父母總是以“大”壓小,長期(qi)下去(qu),反而可能導(dao)致(zhi)孩(hai)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(tao)避心理(li)。
給孩子申辯權利
即便知道他們(men)在狡辯,也要(yao)耐心聽他們(men)把話講完,然后因勢(shi)利導,幫(bang)助他們(men)認識到自己的錯(cuo)誤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他們(men)選擇將功補(bu)過的辦法來(lai)彌補(bu)過錯(cuo),這往往是他們(men)最樂于接(jie)受的。
對于孩子的頂嘴現象,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,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,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后的原因,積極引導孩子,并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