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于顏值
古人(ren)也重視顏值,只(zhi)是古人(ren)眼中的顏值,不以美丑論英雄,而是關注氣色神采。
三國(guo)時曹操(cao)有一次要接見(jian)匈奴使者,覺得自(zi)(zi)己身材(cai)矮小、貌不出眾(zhong),就讓高(gao)大帥氣的(de)崔季珪(gui)冒(mao)充自(zi)(zi)己,曹操(cao)本人卻提(ti)一把刀站在旁邊(bian)。
匈(xiong)奴使者要(yao)回去(qu)時,曹(cao)(cao)操讓間(jian)諜問使者:“你(ni)看魏王(曹(cao)(cao)操)怎(zen)么(me)樣(yang)?”
使者回(hui)答:“大王容貌(mao)端莊、舉止文雅,但是站在(zai)一邊(bian),提刀的那個人是個英雄。”
史(shi)書上記(ji)載(zai)曹操“容貌短小,而(er)神明英發(fa)”,所(suo)言不虛!
敬于才華
唐代孟(meng)棨《本事詩(shi)》記載,李白第一次從家鄉(xiang)到京(jing)都長安,住在旅店(dian)里。秘書監賀知章(zhang)去拜訪他,并請李白拿出詩(shi)作(zuo)來(lai)拜讀。
李(li)白(bai)取出《蜀道難(nan)》給賀知章。賀知章還沒有讀完,就贊(zan)嘆了好幾次,當場(chang)稱李(li)白(bai)為“謫(zhe)仙人”。
李白(bai)酷愛(ai)飲酒(jiu),于是賀知章解下身上(shang)所系的金龜,作抵押(ya)換酒(jiu),與李白(bai)一同暢飲。
賀知章對李白一見(jian)傾心,是出于對李白才華的(de)崇敬與欣賞。
合于性格
《易經》:“同聲相(xiang)(xiang)應,同氣相(xiang)(xiang)求(qiu)。水(shui)流濕,火就燥(zao)。”
同(tong)類(lei)的事物會相互感(gan)應。人也是如此(ci),同(tong)類(lei)性格(ge)的人容易合得來,投脾氣。
而能與絕大多數人合得來(lai),就需(xu)要(yao)有修養,溫(wen)和持重,如(ru)同古人所言(yan),“望之儼然,即之也(ye)溫(wen)”!
有(you)的人也(ye)許貌不驚(jing)人,也(ye)許才不出眾,卻(que)有(you)一種性格魅力,讓人舒(shu)服,讓人想要(yao)與之親(qin)近。
和這樣的(de)人在一起(qi),就(jiu)像聽(ting)一曲舒緩(huan)的(de)音樂,品一杯醇厚(hou)的(de)熱茶,看一朵花靜靜地開放,平靜中含(han)有淡淡的(de)喜悅。
久于善良
孟子說:“君子莫大(da)乎與人為善。”
善(shan)良并不(bu)損害(hai)自己,所謂“馬善(shan)有(you)人(ren)騎,人(ren)善(shan)有(you)人(ren)欺”;善(shan)良也不(bu)是(shi)(shi)無限信任別人(ren),所謂“你(ni)在我(wo)背后開了一(yi)槍,我(wo)依然相信是(shi)(shi)槍走了火”。
善(shan)良就(jiu)是與人為善(shan),心有善(shan)念,便會(hui)給(gei)別人和(he)自己帶來(lai)歡(huan)樂,所以(yi)古人說:“善(shan)為至寶,一生用(yong)之不盡;心作(zuo)良田,百世耗之有余。”
李叔同早年做音(yin)樂(le)教師(shi),有(you)一次上課,一個(ge)(ge)學(xue)生在下(xia)面看(kan)閑書,另(ling)一個(ge)(ge)學(xue)生則(ze)隨地吐痰。李叔同當場看(kan)到了卻不(bu)出聲。
下(xia)(xia)課后,李(li)叔同(tong)請那兩位同(tong)學(xue)留(liu)下(xia)(xia)來(lai),用(yong)很緩和(he)的聲音對他們(men)說,下(xia)(xia)次上課不要(yao)看閑書或者隨地吐痰。
兩(liang)個(ge)學生(sheng)剛要申辯(bian),李叔同(tong)向(xiang)他(ta)們(men)鞠(ju)了一(yi)躬,兩(liang)個(ge)學生(sheng)頓時滿(man)臉通紅。
只(zhi)有(you)(you)善良才有(you)(you)長(chang)久的(de)影響(xiang)力,當一(yi)個(ge)人心中(zhong)只(zhi)有(you)(you)善念的(de)時候(hou),一(yi)切塵世(shi)間的(de)浮華光景早已退卻,只(zhi)有(you)(you)一(yi)個(ge)個(ge)平等和應該(gai)尊重的(de)靈魂。
終于人品
總的(de)來(lai)說(shuo),欣(xin)賞一個人(ren)就是(shi)欣(xin)賞他的(de)人(ren)品。
古人認為,“立(li)(li)德、立(li)(li)功、立(li)(li)言”是“三不朽”,首先就是“立(li)(li)德”。
同(tong)樣,做(zuo)事先(xian)做(zuo)人,關鍵(jian)看人品。
人品好(hao)的人一定是細心(xin)體諒他人,極具同情(qing)心(xin)的。他的魅(mei)力(li)來自(zi)豐富(fu),內斂,溫情(qing),慈(ci)悲,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高貴。
人品好的(de)(de)人一(yi)定是(shi)細膩而聰(cong)明的(de)(de),做事講道(dao)理,說(shuo)(shuo)話有(you)分寸(cun),能(neng)把每一(yi)句話都(dou)說(shuo)(shuo)到(dao)你心里(li)去,以柔克剛,化解問題于無(wu)聲之處;有(you)時只是(shi)一(yi)個眼神(shen)與舉動,都(dou)可以讓人感覺到(dao)這個世(shi)界的(de)(de)暖意。
(來(lai)源:儒風大家)